新疆农业大学2024-2025学年艺术教育发展报告
(2024年9月1日—2025年8月31日)
2024-2025学年,新疆农业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落实《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要求,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坚定文化自信,持续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强化艺术实践育人成效,着力提升学生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成功营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文化艺术氛围。现将本学年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在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设立“文化艺术教研室”,现有专任教师9名,师资团队规模稳定,全体教师均具备扎实专业功底与丰富教学实践经验。
为拓展艺术教育的多元性与覆盖面,学校整合校内具备艺术类专业教育学历的教师资源,组建兼职美育教师队伍。师资力量覆盖音乐学、舞蹈学、美术学、园艺学、影视戏剧学、体育舞蹈学等多个专业领域,可根据教学与实践需求灵活调配,与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有效互补,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艺术学习选择。
同时,学校积极推进高层次人才引育工作,已申请拟引进艺术类博士人才计划,重点补充艺术理论研究、民族艺术、跨界艺术等特色艺术专业相关师资。通过优化师资学历结构与专业布局,进一步增强艺术教学的深度与创新性,助力学校艺术学科在现有坚实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艺术类课程开设情况
(一)专业课程教学
已在中国语言文学与艺术学院开设《艺术学概论》《声乐与形体训练》《中国传统艺术》《中华传统文化》等专业选修课,课程质量获得师生一致好评。
(二)公共选修课程教学
本年度,面向全校学生开设20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覆盖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艺术学习诉求。课程授课形式分为校内教师授课与网络课程自学两类,具体开设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2024-2025学年艺术类公选课开设情况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任课教师 |
1 | 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 | 16 | 1.0 | 秾大云上平台 |
2 |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 16 | 1.0 | 秾大云上平台 |
3 | 舞蹈鉴赏 | 16 | 1.0 | 秾大云上平台 |
4 | 走进西方音乐 | 16 | 1.0 | 秾大云上平台 |
5 | 大学语文课程系列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赏析 | 32 | 2.0 | 罗敏 |
6 | 中国文化典籍翻译 | 32 | 2.0 | 陈玲 |
7 |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 16 | 1.0 | 尚小强 |
8 | 肩颈理疗瑜伽 | 16 | 1.0 | 李红霞 |
9 | 中国饮食文化 | 32 | 2.0 | 逄焕明 |
10 | 书法学步 | 32 | 2.0 | 郑灿龙 |
11 | 中国民族音乐鉴赏 | 16 | 1.0 | 程冬洁 |
12 | 手风琴训练与作品赏析 | 16 | 1.0 | 程冬洁 |
13 | 流行音乐视唱与鉴赏 | 16 | 1.0 | 程冬洁 |
14 | 中国音乐发展简述(上) | 16 | 1.0 | 甘天婧 |
15 | 诗人毛泽东 | 16 | 1.0 | 裴红娟 |
16 | 中外乐器介绍及作品赏析 | 16 | 1.0 | 程冬洁 |
17 | 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 | 16 | 1.0 | 匡延昌 |
18 | 新疆红色历史人物故事 | 16 | 1.0 | 沈建刚 |
19 | 艺术学概论 | 16 | 1.0 | 甘天婧 |
20 | 硬笔书法 | 16 | 1.0 | 郑灿龙 |
三、学生培养情况
本年度,学校以美育育人、文化铸魂为核心,将美育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推动大学生艺术团合唱团、舞蹈团、话剧团常态化排练,搭建多元展示平台,邀请校内外资深美育教师全程指导,从作品选材、编排到表演细节全方位打磨,助力学生提升艺术素养,展现新时代大学生风采。话剧团原创红色话剧《屯垦戍边-天山脚下的誓言》于2025年6月18日成功上演,以厚重历史与鲜活表达获全校好评,传承红色基因;大学生艺术团舞蹈团、合唱团携手亮相第十九届“挑战杯”自治区竞赛颁奖仪式,舞蹈《跃动・石榴籽》《挑战・正青春》诠释团结与奋斗,合唱《起风了》传递探索拼搏精神,为活动添彩;合唱团还参与校毕业典礼、毕业晚会等活动,以专业表演送上祝福,定格校园记忆,屡获师生高度认可,成为校园文化名片。
四、艺术实践活动
一是持续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营造良好育人氛围。以“两季四节”为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第十八届校园“求是杯”辩论赛、经典诵读大赛等20余场次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青年学生紧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心。
二是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开展第十七届校园十佳歌手大赛、青年演说家大赛、舞蹈大赛、毕业晚会、迎新晚会等30多个学生参与度高的校园文化活动,谱写了“青春为中国是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乐章。学校选送作品获新疆大中专院校“青言青语话天山 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团体赛金奖,个人赛银奖、铜奖。
三是开展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社团游玩集市、草坪音乐节等大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在运动会开幕式、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活动中充分发挥锦仪华服社、街舞社、音乐社、书法社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类社团作用,丰富学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街舞社女生群舞获全国啦啦操联赛(乌鲁木齐站)冠军。
四是学校大力推送网络思政育人工作,创作多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图文、视频、音乐、条漫等原创网络思政作品,“新农大小薇”微信公众号连续多年获“全国优秀高校可视化融媒团队”称号,2022年斩获“全国高校共青团新媒体示范工作室”(全疆唯一)及“2022年度全国高校共青团示范工作室”,多次跻身全国高校共青团微信公众号影响力前三。平台深耕原创内容,打造《何为青年》等微视频,其中2023年部分视频总播放量超12万人次,2025年视频全网总播放量8996(含直播回放4539),微信视频号单次最高播放量达6.5w,《无限可能》毕业季微电影、《做勇敢的大人》毕业歌曲MV分别获4.1w、5.7w播放量,共获推荐2093个、点赞1915个、转发1638次、评论161条;学生摄影、原创推文等作品亦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国赛中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截至2025年,平台全网粉丝破15万,微信公众号粉丝超11万,年阅读量达229.6万,持续以优质内容传递青春正能量。
五是大力开展文化艺术进校园活动。本年度,特邀新疆相声巴扎团队累计入校开展专场演出4场,用接地气的民俗艺术形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 300 余名学生赴乌鲁木齐市晚报剧场,观看内蒙古科协原创大型情景音乐剧《脊梁》,让学生在沉浸式观演中厚植家国情怀、汲取精神力量,实现艺术熏陶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五、设备设施
场馆设施方面,学校大礼堂主要用于大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内设主会场、艺术团排练厅、社团排练大厅等学生艺术教育场所,配备三角钢琴1架、立式钢琴3架以及热瓦普、弹拨尔、古筝等各类中国民族乐器。同时,还充分发挥各学术报告厅、图书馆、三个室外操场、教职工活动中心和一号教学楼排练厅等活动场所,满足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需求。亚心校区亦建有学生文化艺术活动场所,设置琴房、艺术团排练厅等艺术场地,并购置乐器、书籍资料、服装道具等设施设备用于美育教育。
